詳細介紹
<br />其他名稱:過氧化物歧化酶 <br />CAS號:9054-89-1 <br />級別:BR 來源:牛血 <br />分子量:32000~34000D <br />活力:≥2500units/mg protein <br />活力定義:One unit will inhibit reduction of cytochrome c by 50% in a coupled system with xanthine oxidase at pH 7.8 at 25℃ in a 3.0 mL reaction volume. Xanthine oxidase concentration should produce an initial ΔA550 of 0.025 ± 0.005 per min <br />性狀(以下信息僅供參考):淡藍色粉末,本品經(jīng)小分子月桂酸修飾過,溶于水,由紅細胞、肝和其他哺乳動物組織分離而得的金屬酶蛋白。催化O2-+O2-+2H+=H2O2+O2反應(yīng)含有兩個相同的亞單位。按其金屬輔離子不同分為三種類型:Cu-Zn-SOD,每一個亞單位含銅和鋅離子各一個分子量34000±(4%);Mn-SOD,分子量400000;Fe-SOD,分子量約40000 <br />用途:本品僅供科研,不得用于其它用途。(以下用途僅供參考)是催化O2-+O2-+2H+H2O2+O2反應(yīng)的酶。 <br />保存:-20℃
利用微注射法(microinjection)進行基因?qū)霑r,通常需先把原生質(zhì) 或培養(yǎng)的細胞固定在瓊脂、低熔點的瓊脂糖或 alginate 中,或用聚賴氨酸處 理附著在玻璃平板上,也可通過一固著的毛細管將原生質(zhì)體吸著在管口,再
進行操作,即通過一極細的毛細管將一定量的 DNA 注入細胞內(nèi),甚至直接注 入核內(nèi)。在這方面,瑞士的諾豪斯(Neuhaus)等人已發(fā)展出一套完整的技術(shù)。 用此法已在煙草、油菜、苜蓿等植物的原生質(zhì)體上獲得成功。微注射法的優(yōu) 點是轉(zhuǎn)化效率高,在用線形 DNA 的一些試驗中,轉(zhuǎn)化效率甚至高達 60%以上, 無需特殊的選擇系統(tǒng),并且沒有農(nóng)桿菌宿主范圍的局限性。今年這一技術(shù)也 用于培養(yǎng)細胞或胚性細胞團等。 |